Tangwx

Tangwx

博客网站

內存小知識

內存小知識#

什麼是內存頻率?#

其實和 CPU 頻率概念差不多,都是用來表示其工作性能,也就是處理速度的這麼一項參數。計算機系統的時鐘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至於時鐘信號是怎麼產生的,就不做多述。這裡主要講處理速度,舉個例子說明,DDR 內存是現在市場主流內存,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改進了 SDRAM 的傳輸速率,從一個周期內一次改為兩次,也就是在時鐘脈衝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進行數據的讀寫或傳輸,這樣就提升了數據傳輸量,相當於提高了頻率。

而 DDR 內存中,隨著產品更新換代,預讀能力也有著顯著提升,DDR 預讀取 2bit,DDR2 預讀取 4bit,DDR3預讀取 8bit,而DDR4因為加入了新技術 Bank Group 數據組的設計,所以不能單純的按照倍數計算成預讀 16bit,而是要看內存內部設計的 Bank Group 的數量而定,如果是兩個就是 16bit,如果是 4 個就是 32bit,另外 DDR4 還引入了其他新技術,所以在這裡就不做重點討論。預讀性能的成倍提升也相當於提升了處理速度,也就是內存頻率。

再來說下內存頻率的幾個定義,等效頻率、工作頻率、核心頻率。

核心頻率:一般有 133MHz、166MHz、200MHz 三種

工作頻率:DDR 內存的工作頻率是核心頻率的 2 倍,對應著 266、333、400

等效頻率:等效頻率其實就是內存標籤上標註的數值,DDR 內存的等效頻率是核心頻率的 2 倍,DDR2 是 4 倍,DDR3 是 8 倍,看到這裡您會發現這和預讀字節的數字是一樣的。

而我們平時看到的內存條標籤上的數值比如 1333、1600、2133、2400、2666、3000 這些都是等效頻率,是通過技術提升後,實際傳輸速率,cpu 處理數據時,需要的內存性能也是看這個等效頻率。通常情況下,等效頻率 = 實際工作頻率 * 2,所以才會出現像 CPU-Z 這樣的工具中,顯示內存頻率只有標籤值的一半的情況。

如下圖是我的筆記本電腦用 CPU-Z 軟體檢測的截圖

image-20230711141659812

此處內存頻率為 1330.1Mhz,與之接近的頻率為 1400MHz,2 倍後就是 2800MHz。

對應下圖可知

image-20230711145433306

我的內存條為 DDR4 (DDRⅣ 2800),與實際對應。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